当前位置:首页> 某医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净化工程案例
当前位置:首页> 某医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器械生产车间净化工程案例
1. 洁净度等级:核心生产区(敷料裁切、组装)需达到万级(ISO 8 级),原料暂存区、检验区为十万级(ISO 9 级),灭菌间(环氧乙烷灭菌)需满足无菌辅助要求(局部百级保护)。
2. 环境参数:温度控制 22±2℃,相对湿度 45±5%,静压差:洁净区高于非洁净区≥10Pa,不同洁净等级区域间≥5Pa,新风量≥30m³/(h・人)。
3. 合规要求:需通过当地药监局 GMP 现场核查,且满足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生产条件,避免交叉污染(人流、物流、气流分离)。
区域 | 面积(㎡) | 洁净等级 | 功能定位 |
人员净化区 | 80 | 非洁净 | 更衣、洗手、消毒、风淋 |
原料暂存区 | 120 | 十万级 | 原料(脱脂棉、无纺布)存放 |
核心生产区 | 450 | 万级 | 裁切、叠片、组装、初检 |
灭菌间 | 60 | 十万级(局部百级) | 环氧乙烷灭菌、解析 |
检验区 | 100 | 十万级 | 无菌检验、微生物检测 |
成品暂存区 | 150 | 十万级 | 合格产品待包装 |
辅助机房 | 240 | 非洁净 | 空调机组、风机、纯水设备 |
1. 空气净化系统
◦ 采用 “初效过滤(G4)+ 中效过滤(F8)+ 表冷 / 加热 + 加湿 / 除湿 + 高效过滤(H14)” 三级过滤流程,核心生产区设置 FFU(风机过滤单元,风量 1200m³/h),确保气流组织为 “顶送下侧回”,避免涡流;
◦ 万级区域通风次数≥25 次 /h,十万级区域≥15 次 /h,灭菌间增设防爆型排风机,环氧乙烷废气经活性炭吸附 + 催化燃烧处理后排放(符合 GB 16297-1996 标准)。
1. 空调与温湿度控制系统
◦ 选用 2 台恒温恒湿螺杆式空调机组(制冷量 60kW,制热量 40kW),搭配分区温控传感器,通过 PLC 系统自动调节表冷器、加热器及电极式加湿器,确保温湿度波动≤±1℃/±3%;
◦ 洁净区送风口采用不锈钢扩散板,回风口设初效过滤网(可清洗),减少气流二次污染。
1. 围护与地面系统
◦ 墙面 / 吊顶采用 50mm 厚彩钢板(岩棉芯材,防火 A 级),接缝处打硅酮密封胶(食品级),避免积尘;
◦ 地面采用 2mm 厚环氧树脂自流平(防静电型),表面光滑易清洁,坡度 0.5% 导向地漏(不锈钢防臭型)。
1. 人流与物流设计
◦ 人流:非洁净区→更衣(一更普通服→二更洁净服)→洗手消毒→风淋室→洁净区;
◦ 物流:原料→缓冲间(紫外消毒 30min)→原料暂存区→核心生产区→灭菌间→检验区→成品暂存区,所有物料传递采用不锈钢传递窗(带互锁 + 紫外消毒)。
1. 洁净施工要求
◦ 施工人员需穿洁净服、戴无尘手套,进入洁净区前经风淋;
◦ 彩钢板安装前清洁地面,接缝处用激光水平仪校准,避免缝隙;
◦ 高效过滤器安装前,先进行风管漏风测试(漏风率≤0.1%),再用无尘布擦拭过滤器表面,通过压条固定密封。
1. 关键工序检测
◦ 风管安装后:采用漏光法检测,无明显漏光点;
◦ 地面施工后:平整度误差≤2mm/2m,附着力测试(划格法,无脱落);
◦ 系统调试时:连续运行 48h,记录温湿度、压差数据,确保波动符合要求。
1. 第三方检测验收
◦ 委托省级计量检测研究院,依据 GB 50591-2010 检测:
▪ 万级区尘埃粒子(≥0.5μm)≤352000 粒 /m³,微生物≤100CFU/m³;
▪ 温湿度稳定在 22±1℃、45±3%,静压差 12Pa(洁净区 vs 非洁净区);
▪ 所有检测项目合格,出具《洁净室性能检测报告》。
1. 合规与生产成效
◦ 3 个月后通过药监局 GMP 现场核查,获得《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》变更;
◦ 产品合格率从 82% 提升至 99.6%,年减少不合格品损失约 120 万元;
◦ 员工操作环境改善,车间噪音≤65dB(A),符合职业健康要求。
1. 定期维护计划
◦ 初效过滤器:1 个月更换 1 次,中效过滤器:3 个月更换 1 次,高效过滤器:1 年检测阻力,阻力超初始值 20% 时更换;
◦ 空调机组:每月清洁表冷器、加湿器,每季度校准温湿度传感器。
1. 日常管理
◦ 建立洁净区准入制度,禁止非授权人员进入;
◦ 每日记录温湿度、压差、洁净度监测数据,每季度进行微生物抽检。
洁 净 工 程 一 站 式 服 务
+86-180-4313-9995